猛料!锂电池上市公司陷冰火两重天 提质降本警钟敲响

锂电大数据 中字

近日,多家锂电池上市公司披露2017前三季度业绩预告,从披露情况来看,企业利润出现好转,业绩普遍增幅明显,但高端产能供给不足、低端产能过剩,电池成本难降及资金压力等问题愈发严重,呈现典型的“冰火两重天”局面。

业绩普遍增幅明显

第三季度以来,电动汽车逐渐开始回暖放量,销量大幅提升,对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,2017年前9个月我国车用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14.75GWh,同比增长24.14%,因此电池企业在收入方面多实现较大增长,

1、坚瑞沃能:公司预计2017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 86.08亿元,同比增长约 645.37%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,900.00万元-75,400.00万元,同比增长772.40%-802.32%。其中,子公司沃特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84.23亿元,净利润约8.13亿元。

坚瑞沃能表示,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(组)生产销售、新能源汽车租售及服务业务增加所致。

2、亿纬锂能:公司预计2017年前三季度盈利31,753.46万元-33,341.13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00%-110%。其中,第三季度净利润为8,500.53万元-10,088.20万元,同比增长21.78%-44.53%。

亿纬锂能表示,2017年第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动力电池业务业绩的增长。

3、欣旺达: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.86-3.43亿,同比增长0%-20%。欣旺达称,公司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,但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、动力电池等新产品研发投入加大、募投项目提前实施导致资金需求加大造成财务费用增加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等原因,使得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。

4、鹏辉能源: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,,344.36万元-19,946.02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00%-130%;其中,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3.20万元-10324.86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79.41%-139.85%。

鹏辉能源称,公司业绩变动原因在于,行业形势良好,公司积极开拓市场,销售收入持续增长,同时加强内部管理,严格控制成本费用。

产能过剩局面愈发突显

目前,新能源汽车搭载最多的电池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,其二者的出货量基本占据了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95%的出货量,但正由于集中分化明显,其他材料电池出货量极低,类型化竞争激烈,加剧了动力电池产能过剩。

而且,据业内预测,2017年动力电池产量为170Gwh,已经是需求量的7倍以上。而安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,2016年底动力电池行业整体产能超过80GWh,而需求量仅为28GWh,连整体产能的半数也未过。

由此可见,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产能储备或许已经严重过剩。

另外,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大大小小的企业进入动力电池行业,加剧动力电池低端产能过剩。

电池成本难降

今年以来,钴、锂资源价格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。从年初的钴价暴涨,到目前的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,导致下游电池企业成本难降。

另外,鉴于新能源汽车巨大的需求量,短期内碳酸锂供不应求的情况不会改变。而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,国内外的供应很有可能受阻,未来短期内下游锂电池的高位需求更将促使碳酸锂价格易涨难跌。

锂电大数据了解到,电池系统的价格从5年前的3.5元/Wh降低到目前的1.8元/Wh以下,而要达到工信部此前的电池包成本2020年降到1元/Wh以内的目标,任重而道远。

资金压力巨大

一方面,车企同电池企业结算的账期较长,动力电池企业在资金周转上存在很大的压力;另一方面,电池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研发,资金投入会相应的加大,从而限制电池企业的发展。

因此,电池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目标,冲破资金壁垒,必须尝试自己寻找“食物”。如天津力神拟募资不超16亿元,资金将用于苏州华东基地等项目建设;亿纬锂能拟公开发行可转债,总额不超8亿元,其中6.5亿元用于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项目,1.5亿元偿还银行贷款。电池企业通过更加灵活的募集资金策略实现“自我救赎”,在市场的介入下更加规范化,逐渐摆脱对补贴政策的依赖,对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大有裨益。


声明: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场。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举报。
侵权投诉

下载OFweek,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

还不是OFweek会员,马上注册
打开app,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>
  • 长按识别二维码
  •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
长按图片进行保存